废物测试,情感中后期较为常见。在任何关系中都有可能出现废物测试。可能是分手的知难而退,可能是朋友之间的试探。这是一种提出者通过设立不可能实现或极不合理的目标,来测试、打压或迫使另一方放弃的手段。

那么什么是废物测试呢?

本质是一种权力博弈关系操控的手段。提出者通过设定一个超高、甚至荒谬的标准,将压力和责任转嫁给另一方

提出者使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试探性的语气,将不可能达到的事情来投射给另一方,使得另一方觉得自身是废物。

在情感中的分手过程中,提出者提出让另一方无法达到的事情来进行废物测试。因为无法达到而让另一方知难而退。(“不是我要分手,是你做不到” “你看,你做不到,那就算了”)

(实际上是提出者不想在分手过程中承担“坏人”的角色,从而提出非常高、非常难的条件,让另一方知难而退。)

提出者提出理想化的东西,这个东西不属于另一方的范畴与达成可能性不足,从而让另一方感觉自己是废物。

这个价值与需求看似自身达不到,实际上大部分人都达不到。因为自身完全无法达到而觉得自身是个废物而自我归因,并且提出者可以有效的减少自身的愧疚感,实际上已经对另一方造成了伤害。

也有一种特殊情况,自己给自己提出废物测试,悲观者与不自信者是会给自己提出废物测试,从而觉得自己给自己坚定自己的废物

如果在分手过程中完成了废物测试会如何呢?

Deepseek说:即使你奇迹般地完成了这个“废物测试”,也几乎不可能挽回一段真正想要结束的感情,反而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。

目标会立即移动,这个内心活动会是:“什么?你居然真的做到了?……但这并不能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。”

(假设你是个老烟民,对方说:“只要你戒烟,我们就和好。”
你耗尽巨大毅力,真的戒掉了。
对方却说:“嗯…谢谢你为我这么做。但我仔细想了,戒烟只是小事,我们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我已经找不到当初心动的感觉了。”)

如何破解?

不要陷入一个无法自证陷阱里,坚定自我价值

(理论上觉得自己不是废物,就不会陷入废物测试

可以判断提出者是否提出废物测试

对方提出一个条件,你可以判断自身是否可以做到。判断要求是否是清晰、可衡量的标准。如果你能够做到则不属于废物测试,反之无法做到,则属于废物测试。

如果不属于废物测试则可以通过潜台词分析言下之意。

而这个通常要符合情境合理性,这个要求是否符合当前的关系阶段、经济状况、时间精力等现实条件。

  • 例如:时间充裕情况下,“周末多陪陪我”(不属于废物测试)(潜台词:陪伴少了)
  • 例如:财产紧张的情况下,“一个月内买房子买车子,并且写对方名字”(属于废物测试)
  •  例如:可以看书的情况下,“你下周开始每天读一小时书”(不属于废物测试)(潜台词:共同进步或自律)

如果对方抛出一个非理性的要求,判断出这是废物测试后,洞悉其动机并戳穿其本质,从而使用其他方式化解或离开这个事物。


雾迷

雾迷

这是我的博客

0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Avatar placeholder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